每日更新

中国外贸加快打造竞争新优势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顾鸿儒 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工人们正忙着对集装箱单元进行维修保养。港口设施不断完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众多中国贸易公司为货物海上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这里的热闹景象生动地代表了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强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结构上优化。近年来,中国贸易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整合生态群体共渡难关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市场多元化凸显,供应链效率和稳定性面临挑战。传统商业企业需要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当今复杂的环境。通威尔公司总经理徐贤江告诉国际经济日报记者,独自面对市场波动和挑战是很困难的。他呼吁同行摒弃短视行为,着眼长远,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市场环境。当前,中国工商企业正在积极合作,提高整体风险应对能力。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 9月初,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宣城七市整合首届20家会员机构资源,共同打造涵盖市场开拓、物流融资、法律服务的“全链条”海外平台。在全球贸易格局大幅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集团积极海外扩张,适应变化。业内专家认为,杭州与其他7个城市的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成为外商企业联合起来平息事态的重要抓手。这种以“集体军”的形式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是中国外贸进步的鲜明例证。逆全球化浪潮中的贸易。此外,各地政府也在政策层面出台配套措施,为海外业务群拓展提供系统支持,包括发展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合规指导、举办国际展会等。这种协同效应不仅降低了单一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挑战,而且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的综合生态链。创新推动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效率。创新是培育外贸新优势的中心引擎。 “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不是价格优势,而是研发、设计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徐贤江说。新品质驱动生产力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和现代化,出口产品从“质”向“新”升级。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为产品注入技术核心。另一方面,企业也在积极创新。更新产品,新和将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告诉国际经济日报记者,产品创新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有力工具。不仅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也帮助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停滞状态。创新产品往往会引起市场关注、刺激后期购买意向,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产品创新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价值,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合作伙伴。从产品结构来看,贸易和中国内陆将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事情正在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持续提高,为我国外贸增添了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先进技术装备出口,推动外贸结构不断优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