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让更多河流重焕生机,恢复流域活力:水利部凸显马德雷河修复行动成效
2025年10月23日 07:5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标题:让更多河流焕发生机,盘活流域——水利部展示母亲河修复成果 如何让更多河流流域焕发生机?水利部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马德雷河修复行动成果。水利部在综合研究断流河流、干涸湖泊情况的基础上,选定2022年起88条母亲河(湖泊)开展修复工作。到2025年9月末,恢复目标和88条母亲河(湖)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河湖整体面貌改善、相关流域河湖修复、其他省际、省内主要河流修复取得重大成效。 “88条母亲河(湖泊)中,79条河流完全连通,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得到有效维持。”在谈到母亲河修复工程的整体成效时,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举了一个例子。黄河已连续第26年连通,京杭大运河已连续第4年连通。尤其是断流27年的西辽河干流,今年春夏两度重新开放。海河流域河湖修复是母亲河修复工作的重点。陈敏表示近年来,海河流域“江河枯竭、水体污染”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断流26年的永定河连续第五年全通,连续第二年常年通水。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平均生态水位连续七年超过7米,生态水体状况持续改善。此外,全州和州内其他主要河流的修复成效显着,地下水超采控制也取得了有效成效。石羊河、万川河、南川河、格尔木河等多条河流通过生态补水、加强生态补水等措施实现全流连通或全流保持水流。流量保护。 2024年,全国地下水超采量比上次评估结果减少31.9%,严重超采地区面积减少51%。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显著成绩,离不开因地制宜的系统管理方法。 “我们将根据各类河(湖)水资源情况、开发利用情况、生态保护问题和治理需求,组织制定‘一河(湖)一策’治理修复方案,提出明确的修复目标和治理措施,并推动实施。”陈明说。以江河湖泊生态流保护为例,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局于启阳表示,水利部组织确定了江河湖泊生态流保护目标。省界主要河流、湖泊171条,省内主要河流、湖泊546条。将全省划分为四部分,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流管理平台。 2024年,全国主要江河湖泊生态流量预计达到98.6%。水管理需要系统思考。水利厅副厅长周育农重点介绍了母亲河修复行动中水资源调度情况,介绍说,水利部将水资源调度省际流域名录分为三部分,将已批准配水方案的94条省际河流纳入调度管理范围。同时,制定并实施流域水资源调度计划和年度调度计划,调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水需求。节约用水是有效的水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十四五”期间,全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核查审查,否决了3000多个非河道取水项目。通过取水管理专项活动,全国建立了超过550万次取水信息簿。利用国家水资源管理平台,累计发现潜在问题10万余处,并在当地推动整治。加强地下水超量使用控制,有利于河湖生态系统恢复。以泉水保护和管理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强重点区域节水、严格控制开发规模和强度、增加替代水源、实施江河湖泊地下水补给、加强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泉水重新出现。严格控制地下水使用。陈家庄泉等北京81处泉水在干涸多年后已恢复涌流。全市60%以上的登记泉水区都有泉水流经。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乔建华介绍,通过“截、控、换、补、管”系统化管理措施,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量比2015年减少83.5%,超采面积减少29%。京津冀行政区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较“十三五”末分别上升3.29米和7.67米。江河湖泊的活力还得益于节水生产力的新支撑。周育农举了一个例子。在支撑实现过程中完成西辽河水流连通后,各级水利部门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对重点断面的水位、流量等因素及水头移动位置进行应急监测。他们还使用二维水动力模型来模拟水头的演变。相关措施有效提高了调度决策效率。未来保护河湖生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陈敏表示,要全面审视措施成效,完善河湖恢复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更大规模开展母亲河修复行动,继续实施“一河(湖)一政策”治理修复,继续开展河湖生态保护和治理。
(编辑:项小斌)
51今日大瓜每日大赛:吃瓜爆料每日大赛引爆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