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长三角正在向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现代化都市圈迈进。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行动计划》从“三个重点”出发,提出了30项议题和举措。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城镇化发展研讨会昨天在上海举行。以“迈向形式与精神相结合的现代化都市圈”为主题,围绕建立健全都市圈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以及现代都市圈发展壮大面临的机遇、挑战、进展和关键举措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该规划公布2018年至2024年,长三角地区GDP年均增长5.58%,形成多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但城市一体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大都市地区。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会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建立健全城镇综合发展体制机制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计划”)。本市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正式制定。 《行动计划》明确了“三个重点”主题,围绕实现“七大重点”、加强组织实施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问题和措施。 “三个重点” ● 与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同向:着力形成“核心城市-关键节点-战略支点”布局,加强城市圈间合作交流,加强探索重点领域系统集成,实现打破圈层围墙和功能集成。 ● 注重制度建设:加强规划、政策、法律的协调配合,完善工作便利、要素保障等机制,通过调控和协调,助力提升都市圈城市综合发展效率。 ● 多措并举:兼顾诚信与创新、共性、内外部,模仿推广好经验,创新提出新任务。鼓励差异化探索,而不是仅仅关注“最大公约数”。我们会考虑大都市区内部以及圈子之间的合作。 “我们将共建区域合作发展“集群”:以核心城市为引领,深化重点领域推进,加强城市间合作一个地区。 ● 共同打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张网”:聚焦互联互通,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简化物流运作,共同建设智慧数字都市区。 ● 共创科技与产业创新合作“链”:以融合为重点,合力增强科技创新源头能力,完善区域间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共同推动市场环境优化和“单一准入”完善。以畅通流通为重点,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 ● 高层开放合作共下“棋”:注重联动,协同提升组织开放水平,共建共享高能开放平台。 ●共享生态环境,j“一把尺”点保护联治:以保护为重点,配合生态空间保护,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 ●推广公共服务便民共享“一卡”:聚焦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共享。 “形式”与“精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室主任张忠伟在研讨会上表示:加快长三角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将是“十五五”规划制定的重中之重。要探索突破影响首都地区释放更多红利的局限性,成功实施《行动计划》,深度融合空间“形”与“神”,把长江德将大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区域增长、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空间单元,更好支撑长江流域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三角洲河。 “专题通报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专家介绍了各自都市圈的相关情况。记者卢倩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